中国式商道——怎样做一个好老板<二>
发布:小妖儿
时间:2006-6-29
阅读:934
慷慨才能当老大
慷慨,在任何社会都是一种美德。相反,吝啬,在任何社会都是一个贬义词。
道德实际上是人类的一种自利行为,对大家有好处的,就定义为美德,加以赞扬传颂;有害的就谴责,甚至打击。
慷慨显然是对人有好处的。慷慨一定是发生在双方之间,有人施,有人受,受者得益于施者的慷慨,正常情况下,他会心存感激,双方的友好关系也就建立起来了。假如有进一步的合作,这个慷慨之举就是最初的铺垫;假如到此为止,起码也营造了一种和谐氛围,有利于身心健康。
所以,从慷慨中受惠的并不只是得到实惠的一方,从某种意义来说,慷慨的施与者得到好处更多。
宋江自己并没有什么武艺,却坐上了梁山泊头把交椅,凭什么?就是这“慷慨”二字,江湖人称“及时雨”,就因为他总是在关键时刻扶贫济困,救人危难。社会也是个江湖,你不能给人好处,人家凭什么跟你混,凭什么尊你为大哥!
钱多并不一定是老大,有了钱还要看你怎么用。勤俭节约是好的,该用不用也不行,尤其对于想要当老大的人来说,学会散财比学会聚财更重要。
自省使人进步
作为一个领导者,自己的问题如果不能自己发现,也许永远没有人会告诉你。你是领导,你必须自省。
一件事如果做砸了,无论是不是老板亲自做的,他都有责任。如果问题出在部属,说明他领导不力,用人不当;如果出在合作的对方,则是他缺少预见,措施不够。总之,除了像地震这类不可抗拒因素,企业中的每一个失误,都能找到人为的原因。
但一般老板往往把失误的责任归究于旁人,强调直接责任人,而缺乏深刻的自省。企业就是老板的作品,体现出他的创作思想和技巧,从企业的角度看,不同的岗位和不同的人,都是组成企业的材料,任何一部分出了毛病,都和老板有关。如果老板一味地强调别人的错误,就会忽视自己对企业的影响,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为更大的错误留下隐患。
不少人年轻时都有写日记的习惯,后来工作一忙,就省略了。其实,写日记并不仅仅只是记下每天发生的事,更大的好处是帮助自己静下心来,思考,自省。能够每天反省一下自己,既是修身养性的需要,也是事业发展的需要,作为老板,锁事越多,越要清醒。
老板要有人格魅力
小企业不像国际化大公司,员工终身都难得见到一次CEO,至于董事长,更是连想象都困难。在那样一个庞大的体系中,老板只是一个象征,并不亲身出现,更不和员工打成一片,他的管理是靠层层授权来完成的,所以必须有科学、严谨的组织结构,一层一层覆盖下来。
小企业则不同,老板天天在员工的眼皮下面晃。你一进门,大家就从你的脸色看出,你是心花怒放还是焦头烂额;你一坐在办公室,员工就从门缝里瞄到,你是在聊天还是在谈业务;整整一天,你找谁谈了话,你开了哪些会,你和谁一起吃饭了,你几点来,几点走,大家都一目了然。员工的眼睛是雪亮的,虽然他们不说出来,但自己的老板是个怎样的人,自己的公司是个什么状况,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当小企业的老板是做不得一点假,偏不得一点心的,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在大家眼里。小老板必须更有人格魅力,让员工不仅仅因为你是老板而尊敬你。
距离太近是不可能产生神话的,人一旦熟悉了,权威就会弱化。没有大资金的光环,没有大组织结构的护佑,每天近距离和员工相处,作为符号的老板,就还原成了人。因此,小老板的为人之道,对于企业的兴旺来说,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谁强硬谁决定
夫妻店无论大小,都会面临同一个问题:夫妻之间谁说了算。
最理想的答案是,谁说得有理就听谁的。但每个人之所以说出一个观点,都是因为自己认为有理,他所要做的事,都是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所谓有理,其实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证明别人是错误的,自己是正确的。有理无理没有绝对的标准,最后往往还是强硬的一方说了算。
任何关系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任何权威都是斗争的结果。但夫妻之间又有着特殊的关系,不强硬则丢掉了发言权,太强硬又伤害了感情。
同样的难题也广泛存在于家族型企业中,原则让位于人情,决策变成一场心理战,谁能控制其它人的情绪,谁就有决定权,科学管理往往无从说起。当企业还小时,说错一句话无关紧要,但当企业已经发展起来,一句话可能就事关大家的前途,再为顾全某个人的面子而放弃自己的观点,就不能容忍了。
所以到最后,仅凭人情和个人威信是无法管好企业的,要么分家,让功臣和亲友们各霸一方,这有点像古代的分封制,搞不好就是诸侯割据,战乱频繁,实力削弱;不分也可以,但企业必须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有科学的决策机制,解决好谁说了算的问题,就确定了企业的方向和前途。
管好“三巴”
某人兢兢业业奋斗多年,终于升迁。众友人设宴相庆,席间一老友起身敬酒,甚是语重心长:“事业兴旺发达,先要管好三巴”。
何谓“三巴”?众人齐问。
一是嘴巴。祸从口出,福因嘴生,语言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最重要的工具。刚刚升迁之人,对新职务、新环境并不熟悉,如果急于表现自己,轻率发表意见,往往抓不住关键,还让旁人产生反感。上任之初最重要的是了解情况,先看,先听。语言太多,就会失去分量,越高级的管理者,每句话可能产生的影响越大,千万慎之。
二是尾巴。升迁之人,常常陶醉在胜利之中,而看不到潜在的危险。在任何体系中,在大多数情况下,权力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有人升迁,平衡的状态便暂时打破,必然激起波澜。新升迁就等于新加入一个圈层,那些先你升迁的人,都会考虑新人带来的冲击,而你,还没有摸透水深就急于表现,很可能一踏进去就陷于被动;还有那些没有升迁的人,正对你冷眼旁观,你的哪怕很微小的骄矜之态,都会点燃他们心中的嫉恨;另一方面,提拔你的人,未必就对你完全放心,志得意满,会让他心生防备,反而对你不利。武侠电视中,凡有人张大了嘴,仰天狂笑,此人的死期就不远了。得意忘形,不知天高地厚,必定短命。
最后这一“巴”,特指男性的生理器官,话虽粗俗一点,却实在有理。人在事业达到高峰时,常常容易自我膨胀,难于抑制情欲,加之这时的男人,身边常有一群追逐的异性,既已成了英雄,不愁没有美人,于是有了放纵自己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一旦决堤,不可收拾。君不见好多贪官、富豪,都栽在美人身上,所以管好这一“巴”,并不仅是生活作风问题,而是建设一块精神根据地,让人阵脚不乱,进退自如。
众人听完,抚掌叫绝,以此共勉。
来源:天涯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