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家“解读面孔” 左脸更接近人的真实内心(3)
发布:追蝶
时间:2006-6-1
阅读:854
解读名人
玛丽莲·梦露的面相
让我们来解读一下电影明星———玛丽莲·梦露这富有魅力的面孔。众所周知,梦露曾度过了一个最艰难的童年,后来的几次婚姻均都失败。她终因服用过量药品而死。她的悲惨的经历是否记录在其面孔上呢?
照相馆经过精心化妆和运用灯光技巧拍摄出来的照片反映出的总是一种人为的影像,并不反映被拍摄者的最真实的面孔。梦露这张照片是未经化妆和灯光加工处理过的。
在面孔中间以垂直画线把面孔分为左右两半。她的左区目光内收显出忧伤、困惑、痛苦的样子,她看上去显得十分脆弱和迷茫。
她的右区在其眼睛周围带有微笑的暗示,暴露出可能具有的幽默感。右半边面孔比左半边面孔显得要镇静自若些,还有点平和的神态———表情中既不带有明显的沮丧也没有显出多大的兴奋或敏感的迹象。
在面孔中间按水平方向画线,先看上区,其眉毛有些奇特,两条眉毛有非常明显的锐角———痛苦中两眉往上挑起显出一付困惑不解的样子。一双眼睛目光内收,陷入沉思,仿佛眼前挡着一块幕布而使她不去看外面的世界。这种情绪很可能一直是她性格中的组成部分。
鼻子挺直,绷紧的两鼻孔意味着努力在自我控制。
下区,绷紧的两嘴唇简直出人意料,因为她在许多影片中扮演的角色其嘴唇看上去都较为柔和、松弛,唇膏涂抹过浓———有着特别诱人的性感。
下巴有点呈方形,其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整容手术使原先稍微后缩的下巴有点突出出来。照片上她的颌部相当有力,这与她在许多影片中下半边面孔显出一付温柔、丰满的样子完全不同。
她那美丽的面部轮廓及骨骼结构具有很大的魅力,这是她具有的特殊天资的一部分,对此,有位导演说,“摄影机就爱对准她”。
声音
传统“看相算命”与“解读面孔”有何区别
听到“解读面孔”,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地将其与我们平时听到的“看面相算命”联系在一起。“看面相”这一方法在我国早已出现,我们常常听到一些诸如“天庭饱满”、“獐头鼠目”、“带有福相”的说法,一些人也由此来判断人们的运势、前途、人格、个性等等。传统“看面相算命”与心理学“解读面孔”有什么区别呢?
这本书的译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馆员蔡曙光说,《解读面孔》与我们传统上所讲的看面相不一样,“最主要的是体系不同,支撑理论不一样。我们传统上所说的面相大多是经验主义的,带有以偏概全的倾向,流传至今,已经有一定的迷信成分。而《解读面孔》以解剖学、心理学、行为学的系统研究成果为支撑的,我本人在读过原著之后自己实践过几次这个方法,对于还不了解的生人,我会在潜意识中就将他们进行划区,而这样做之后的第一眼印象一般是会比较正确的。当然我也观察过熟人,观察之后得出的结论跟我所了解到的他们基本上也是一致的。”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骆正表示,人们平时养成的一些习惯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从而也会形成习惯性的笔迹、习惯性的动作或者在脸上形成一种习惯性的表情。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例如黑脸、白脸和红脸就代表着不同性格的人,画法上也很有讲究,眉毛挑得很高的脸谱通常用于性格比较凶悍的角色,颧骨的高低也与人物个性紧密相关。这一方法对普通人的生活经验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例如在面试、求职时洞察对方的想法和性格会对个人有所帮助”。
仔细察看埃尔维斯成年时的以及他11岁时的面孔。童年时,他的左眼较大,显得悲哀的样子,好像还有点失落和某种渴望。童年时的右眼较小,瞪视的目光表现出对外界某种冷酷无情和好斗的架势。成年时的右眼,那种难以掩饰的愤怒的挑衅眼神依然没有变,而左眼的那种悲哀、渴望和创伤则比原来更强烈了。那长长的睫毛增添了一种女性的温柔,这与右眼的好斗神情形成进一步的明显对照。
我对他了解不多,我只是猜测,这位温柔、悲哀的男子童年时的经历使他的内心深处受到伤害,使他感到十分脆弱和极易发怒。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脾气可能变得越来越坏,同时他又竭力掩饰这种情绪。也许他通过音乐表露出他童年时的渴望和悲哀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