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抗干扰力
发布:追蝶
时间:2008-5-26
阅读:1107
来源:网易博客 陕西新天地
网址:http://q.163.com/zhuyonghui/blog/zhuyonghui2/8880551200801235154968/all/#8880551200801235154968
一、什么是注意力
注意力,是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地反映、关注某事物的心理活动的能力。注意力是人类有意识地自觉主动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根本手段。如果我们不集中精力,不注意听讲,不注意阅读,不注意记忆,不注意观察,不注意思考,那就什么也学不到,也就会一事无成。
所谓集中注意力,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专心。高度集中注意力,也就是专心致志,乃天才的重要素质。但这个素质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来培养和提高的。
二、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形态。
注意力不集中,即所谓的不专心,是一个在学生中十分普遍的现象,也是最困扰我们家长的重要问题之一。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归纳一下,主要有:
1、好动,坐不住。
2、无精打采,心不在焉,或者想入非非,老走神。
3、粗心,马虎,差错多。
4、拖沓,磨蹭。
5、一心多用,有始无终,学习、做事质量低,效率不高。
6、严重的可能就是ADD——注意力失调症,或者是感觉统合失调症。前者参看[美]爱德华·豪罗威尔与约翰·瑞特著的《无辜的挣扎》(浙江教育出版社)。后者参见海洋著的《好孩子是这样炼成的》(中国档案出版社)和[台]郑信雄《如何帮助情绪困扰的孩子》(九洲出版社)。这两种病症往往要通过药物治疗和专门训练来解决。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情况不是很严重的话,家长不要轻易对孩子说他患有什么病。否则,处置不当可能会造成更多的负面影响。
三、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原因
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原因很多,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1、生理原因。剖腹产,幼时缺少爬行锻炼,都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或失调。铅超标以及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
2、隔代教育的弊端。由于观念、素质、情感等因素,老一辈人往往过度溺爱孩子,甚至包办代替,使孩子养成严重的依赖性,缺少自主性和自理能力,以至独立学习、做事时无法集中注意力。
3、与父母的性格有关。
4、与孩子本人的性格有关。
5、与家庭环境、生活习惯有关。
6、与家长、老师的教育方式有关。
7、有的可能与学习失能有关,例如记忆力失能等。
四、提高注意力的方法
如何改变注意力不集中,让孩子能专心学习和做事呢?除了病症严重者必须通过医疗手段外,今参考柯云路《中学生成功法》(新华出版社)等资料,归纳出30条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达到的提高注意力的方法:
1、让孩子给自己设定一个要自觉提高注意力(专心能力)的目标。此条一般对中学生等较大孩子有效。
2、培养孩子对提高专心这种素质的兴趣。主要可以通过让孩子尝甜头、愿景鼓励、奖励措施等方式来增添兴趣,从而提高专心度。
3、培养孩子对提高专心素质的自信。自信往往通过多肯定、多鼓励来达到。多一些正面暗示,尽量避免负面暗示,例如家长说“我们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孩子总是不专心”,孩子自己说(或认为)“我不专心”、“我无法专心”等,都非常不利于自信的培养。
4、排除外界的干扰。
(1)作为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安静、良好的环境。最好有单独的房间,家里干净整齐,摆放有序;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讲秩序,整洁而不乱;从小培养孩子的归位意识;家长尽量不在家里打牌、搓麻,尽力减少放电视、音响等带来的干扰。
(2)家长不要以关心之名总去打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一会削只苹果送过去,一会送一杯开水或饮料;一会关照要保持距离、注意保护眼睛,一会提醒多穿一件衣服、当心感冒;一会批评孩子什么不对,一会又表扬孩子现在表现不错……如此这般,既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又弄得孩子心烦意乱,哪里还能专心学习呢?
(3)提高孩子的抗干扰能力。如果一味强调创造好的环境,而忽视抗干扰能力的培养,就会在现实中碰得头破血流。培养抗干扰能力,使孩子能适应各种环境,不管在何时何地,条件如何不足,都能很快入静,把注意力集中到想做的事情上。毛泽东、居里夫人都是此方面的榜样。
5、排除内心干扰。主要是指排除内心某种情绪带来的干扰。例如内心骚动、内心忧虑、心理压力、学习恐惧、特别兴奋、生气愤怒、哀伤悲恸等,都会严重影响注意力的集中。同一课堂上,为何有的同学很专心,有的不专心?除了学习有没有目标、兴趣等因素外,抗情绪干扰能力高低也是重要原因。
6、清除眼前杂物。把书桌上与学习无关的书籍、物品清理干净。有时垫在桌上的报纸中的一条新闻就可能把孩子的心绪牵走,一个小玩艺就可能引起孩子的翩翩联想。
7、清理大脑屏幕。就像清理桌子一样,让大脑的屏幕上只留下现在要做的事(或科目),暂时让其他事情(或科目)全部消失。
8、进行感官训练。从视觉、听觉、感觉三个方面来训练。例如:在某一时间里只盯住一个目标,而不为其他事物所动;在某一时间里,只听某一种声音,从众多声音中抽离出这种声音来聆听;在某一时间里,去专心感受某一种事物,像太阳、月亮的存在,空气的温度,树的动静等。
9、训练一心一用。培养孩子在一定时间内专注做一件事、善始善终的能力。在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中,有时也需要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应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但作为培养专心的手段,训练一心一用还是必要的。
10、利用兴趣、发掘兴趣、培养兴趣。孩子本来就有兴趣,就要充分利用这份兴趣。有的不知道有没有兴趣,就要去发掘和发现兴趣。实在没有兴趣的,也可以培养兴趣,或者穿插一些较有趣味的事物。例如对较小的孩子举行做作业仪式,以增添孩子对做作业的兴趣。还有,当必须面对没有兴趣的学习或活动时,我们可以让孩子来设想兴趣是在过程中发现或培养起来的;或者让孩子设想学好、做完后的美好结果,用以激励自己。
11、愿景鼓励法。
12、目标要明确和恰当。不论学习或做事,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果目标模糊,就会无法行动,或者无的放矢。目标必须定得恰到好处,跳一跳够得着。如果目标定得太高,容易泄气;孩子认为反正完成不了,就会马上放弃。如果目标定得太低,就没有动力,孩子会随便应付,马虎从事。
13、化整为零法。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做起来就会轻松许多。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割麦子时把一长垅麦子分解成若干段,每段之间划道线作为小目标,割起来特别带劲,速度明显比不分小段的整垅麦子割法要快,而且觉得轻松,因为他心中有个很快能实现的小目标,使他不断看到希望。
14、劳逸结合,张驰有度。作业与玩乐,学习与休息,轻松作业与艰难作业或乏味作业,互相结合,科学搭配,从而提高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15、提高责任心和感恩意识。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所以必须有责任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个家庭养育一名孩子,花费金钱和精力、心血都很多。从经济上说,培养一名大学生从小到大,需要几十万元。家庭付出很多,社会也付出很多,所以必须有感恩之心。让孩子明白:我们能安心学习已经很不错了,社会上还有不少孩子别说上学,就连饭都吃不饱。另外,一些残疾人,或者身患重病甚至绝症的人还在努力学习,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好好感恩。让责任心和感恩心成为动力,也就是学习的欲望。有了动力,就能专心学习。
16、明白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在合适的场合和时间,通过讲故事、编故事等形式,让孩子明白,只有专心学习、做事,才能产生好的结果,从而理解专心的重要性。例如对幼儿讲“小猫钓鱼”的故事,对大龄孩子讲“弈秋授弈”的故事。
17、明白专心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价值。专心就能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效率等于节省时间。省时等于延长生命,时间就是生命。浪费时间等于浪费生命。一个人活70岁,也不过20多万天,必须珍爱每一天、每一时。生命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珍惜时间,专心学习,提高效率。
18、奖惩措施。以正面鼓励、奖赏为主,配以适当的惩戒。精神与物质相结合,但要适度,且要适时调整。可用“代币奖励法”等,但即时的肯定、鼓励、表扬等更应得到充分使用。奖励时应特别注意改时为量,即要求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量,并保证质量,才能得到奖励,而不是奖励孩子学习了多长时间。
19、利用钟表,通过“定时法”、“延时法”来锻炼孩子的注意力。
20、对坐不住的幼儿来说,可用“数数法”、“雕像法”、“涂星星法”、“坐飞机法”等来训练持久力和专心度。
21、从生活中开始训练,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出示范和表率。
22、让孩子与专心学习、讲究效率的孩子交朋友,互相影响,交互学习长处。
23、让孩子自己跟自己竞赛。比如说过去做完作业要一小时,现在要求55分钟做完,以后再提高到50分钟,不断挑战自己,以增添乐趣,从而提高专心度。
24、不在难点上停留。听课时遇到难点先听下去,读书时遇到难点先读下去,难点可能就不难了。即使还是没解决,也可以到最后来专门解决,不致分散注意力,影响整个进程。做作业、做试卷也是如此,先易后难,不要碰到难点就停留,以免浪费时间,分散注意力。
25、防治厌学情绪。目标过高,压力过大,学习任务过重,作业过多,难度过大,兴趣班太多,家教太多等等,都可能导致孩子学习无动力、无兴趣、无快乐,甚至厌学、逃学。在重压之下,自然也就难以集中注意力、专心学习了。
26、关注身体状况和睡眠状况。身体有病,或血铅严重超标,自然要看医生治疗。当身体不好,或睡眠严重不足,或极其疲劳时,当然无法专心学习、做事了,所以必须先解决这些问题。
27、重视生物钟。找到适合孩子学习的最佳时间段非常重要。在此时间段内学习、做事,专注度大大提高,质量和效率也高。
28、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有了良好的心态,就能平静对待困难和挫折,抵抗各种干扰,专心学习或做事。
29、利用潜意识的作用。通过深呼吸、催眠术等方法,可以使内心很快平静下来,从而集中注意力。
30、安装经验掣。即使很好动的孩子也有专心致志的时候,例如在看他(她)最喜欢的动画片时,玩他(她)最喜欢玩的游戏时,往往总是很投入、很专注的;有时对某一部动画片反复看好几遍,还是聚精会神、乐不旁顾。利用NLP介绍的安装经验掣方法,把孩子的这种专注度移植到其他事情上去。当孩子正在专注地看动画片时,走过去拍拍他(她)的肩,对他(她)说:在看什么呀?如此反复多次,就等于安装上了经验掣。等到孩子看书、做作业需要专心时,过去拍拍他(她)的肩,孩子就会专心许多。
五、结束语
集中注意力、提高专心度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找到适合个体的具体办法。法不在多,有效就好。不妨找出几条试试。相信它能它给你带来快乐、美好的结果。
如何使大脑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学习是一项高度复杂的脑力活动,只有大脑所处的状态即大脑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间的协调达到一定的水平,学习才能够进行。而欲达到高质量的学习,就必须使大脑处在一个最适宜接受信息、理解信息、掌握信息、运用信息的状态,这就是通常所谓的学习状态。
如何判断自己的大脑是否在学习状态呢?有这样几种简单的办法:
1、首先,选下所要学习的内容,或你要对其进行背诵的对象,然后闭上眼睛,用最快的速度在大脑中形成对其的一个整体和印象,这个印象越清晰,则表明目前你大脑的学习状态越好。
2、放松大脑,不要刻意去控制你的意识,然后看一看你脑海中出现什么样的图象,如果图象比较清晰,不论其内容如何,都能说明你的大脑处在学习状态,即你能比较顺利地进行学习和应用知识。
否则正好相反。学习状态不是等来的,你不能一味地等下去,什么时候学习状态来了,什么时候才进行学习。如果那样的话,学习就等于荒废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使自己的大脑进入学习状态,其中有的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比如大量的阅读和演算,但这种方法的作用是持久的。
经过大量阅读之后,大脑对文字就变得敏感,这样就进入了语言文字学习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进行学习,又会进一步提高学习状态的质量,于是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而且这种循环是比较稳定的。还有一些途径可以使大脑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但这些方法一般只对特定的对象有作用,而且一般作用时间比较短,当学习任务完成尚未完成时就可能已经结束。
例如想使大脑进入物理的学习状态,应该按如下步骤进行:
a)把非物理的东西抛之脑后;
b)把已有的物理知识闪电般的在大脑中过一下;
c)用“物理化”的大脑描述一下所要研究的问题;
d)解决已转化成物理信息的问题。完毕。
说得高等一些就是应该把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所有相关信息都在你的意识中表现出来,需要用什么信息就可以立即执行。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种状态很难长久保持了,因为人脑的能力是有限的,它很难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完整的准确的使所有的东西都处在一个活跃的位置上。
必须明白一点:短暂的进入学习状态对学习,是说学习,而不是说考试的益处不大,甚至可以认为是毫无意义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虽然不能奢望自己时刻保持特殊的状态,但至少我们应该持续的保持一种稳定的学习状态,在这种看似普通的状态之下,学的东西才更牢固,这样,在关键时刻,比如高考,突然调整状态,使大脑处于最佳状态,那么你的能力就肯定会至少不比正常差的发挥出来。
综上所述,平时学习时要状态稳定,考试时要提高状态水平,哪怕是暂时的。
人的大脑一般有四种脑波的存在,人在不同 的状态下大脑内的脑波各不相同。当人处于a波状态时,心情很平静,注意力集中,记忆力非常好,想象力非常丰富。这对于人工作或者学习来说是非常好的。然而如果要开发右脑,首先必须要使大脑内的脑波进入到a波状态,因为要使大脑内的脑波进入到a波状态是大脑进入到右脑状态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