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DNA面似塞尔特人 新疆木乃伊祖籍欧洲?
发布:追蝶
时间:2006-9-28
阅读:871
来源: 新闻晚报
中国西部陆续出土的一些木乃伊很可能是几千年前就定居中国的欧洲人的先人———塞尔特人的遗骸,这昭示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
德国《科学杂志》近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西部陆续出土的一些木乃伊很可能是几千年前就定居中国的欧洲人的先人———塞尔特人的遗骸,这昭示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
新疆干尸带有欧洲人DNA
新疆文物博物馆已经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将木乃伊恢复了其中一具约有3000多年历史的干尸的原貌和生活状态。人们可以惊讶的发现,他的五官与传统的塞尔特人出奇的相似:6英尺高的个子,头发是淡淡的红棕色还略夹带些灰斑,高高的颧骨,挺拔的鼻梁,厚厚的嘴唇和长长的络腮胡。光看外表就和古代的欧洲人毫无区别,而德国最新的科学研究就印证了这一点,因为他身上的DNA就明显携带着欧罗巴人的基因。
而且,通过科技手段还原的布料织法也和在奥地利出土的公元前1300年前盐矿人身着服装的织法如出一辙。
更令人遐想不止的是,这些在中国西部被发掘的木乃伊的安葬地点都用了石头结构作为标记,而这正是英国大不列颠石墓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之一。
保存完好服饰表情栩栩如生
这具“塞尔特人”干尸保存较完好,人们现在还能清晰地看到,他被埋葬的时候穿的一件带有斜纹织物的束腰外衣,脚上还有古代独有的格子样式的绑腿。
当时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出土的还有三具女性干尸和一个婴儿的木乃伊。其中的一名妇女留着浅棕色的长发,看起来就仿佛是前一天才刚刚梳理过一般的整洁。她的脸上甚至还画着涡轮状的图案。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名妇女身着的那件红色外衣在经历了3000年后仍旧散发着淡淡的光泽。而躺在她身边的那位婴儿,全身被鲜艳的褐色布兜裹着,布兜外面是用红色和蓝色的绳带紧紧的绑着。据德国科学家的检测,他们的身上全都带有欧洲人的DNA。
“有去无回”欧亚文明早有交流
“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原本就是“有去无回”,他们这几个不幸的人就永远地留在了距离他们的欧洲族人数千英里之外的东方。
然而,他们是如何到达这里,为什么来以及在沙漠里逗留了多久,迄今为止还是一个未解之谜。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木乃伊印证了早期的欧洲文明与东方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
据史料记载,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前,塞尔特文化发展达到了高峰,影响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西至爱尔兰,南到西班牙和意大利,东至波兰,乌克兰以及土耳其中部平原。然而,塔克拉玛干沙漠在过去25年来出土了多具欧洲人木乃伊,似乎暗示了当时的塞尔特文化还极有可能已经深入了中亚,甚至还有可能到达了中国的青藏高原地区。